您好,欢迎访问 上海君无忧私家侦探公司 官方网站!

24h咨询热线:

165-0623-8088

当前位置:首页>> 新闻中心

打假维权行,踩法律红线不行

2022-10-25
158次
对于职业打假,社会各界褒贬不一。一个差评毁店铺,一个投诉就赔钱。很多电商都遇到过“职业打假人”“投诉专业户”的纠缠,有时候只能“破财消灾”。但是,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名,却从事敲诈勒索牟利的勾当,这样的“打假”要不得。
问:打假为何变成了“假打”?
主持人:打假本来是好事,不仅对商家广告语或者产品质量有督促作用,而且可以提醒消费者谨慎消费。但是,当前一些“打假人”开始利用法律知识或技能为自己牟利,很多“臭味相投”者聚集成群,相互交流“打假”信息线索。从目前消费维权司法实践来看,知假买假行为有形成商业化的趋势,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业打假人、打假公司(集团),其动机并非为了净化市场,而是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敲诈勒索。
问:怎样规制“假打”行为?
主持人:法律专家提醒,“职业打假人”的牟利性“假打”行为有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。
在司法实践中,一些与自身合法权益没有关系或与被投诉事项没有关联的“职业打假人”“投诉专业户”,利用立案登记制度降低门槛之机,反复向行政机关投诉。受理投诉机关无论作出还是不作出处理决定,“职业打假人”都会基于施加压力等目的提起行政诉讼。其实,按照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〉的解释》,那些与自身合法利益或与被投诉事项没有关联的“职业打假人”“投诉专业户”,他们提起的行政诉讼得不到法院的支持。
问:如何惩戒人为制造的“打假”?
主持人:人为制造的诉讼,既干扰了行政机关的正常管理,也浪费了法院有限的司法资源,使得其他公民正当的投诉权利受到影响。行政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,对于“假打”投诉要做好市场分析,对于“职业打假人”撤诉行为也要积极跟进,从市场主体的角度继续追查,进一步压缩牟利性打假的发生空间。
此外,对商家来说,只有生产和销售合法合规的产品才能经得起考验。